将病从一个部位挪到另一个部位,这种治法在正规的医书中确实没有记载,但是在一些民间流传故事中很多,既然流传得如此广,应该还是有影子的吧。您可以看看这则故事,故事情节可能是后人虚构的,但是中间必有医理可循:
张仲景“襄阳访医”的故事
张仲景是东汉的一位名医,他是南阳人。他不仅治学态度严谨,而且医德高尚,一生为民医病,深受老百姓爱戴。下面是关于他襄阳学医的故事。
张仲景年轻的时候,在医学上就有了名望。但他仍勤奋好学,四处查访名医,登门求教。这一年,张仲景的弟弟,要出外做生意,临行时说:“哥哥,我这次要出远门,你给我看看,日后有没有大症候!”
哥哥给弟弟抚了抚脉,说:“明年只怕你要长个搭背疮!”
弟弟惊讶道:“哎呀!常听你说,疮怕有名,病怕无名,长个塔背疮,我眼看不见,手摸不着,怎么治呀?”
张仲景说:“不要怕!我给你开个药单,到时候,服了这付药,把疮挪到屁股的软肉上好了。日后谁识得搭背疮,就叫谁医治。谁治好了,要给我来个信。”弟弟放心地走了。
张仲景的弟弟到湖北做了一年生意。第二年在襄阳,一天突然觉得脊背上疼痛,忙照哥哥开的药单取付药吃了。不几日,疮真的从屁股上发了。他求遍襄阳的郎中,这个说是疖子,那个说是毒疮,都不识得,后来,同济药堂有个名医“王神仙”,他看后笑了笑,说:
“这原是个搭背疮嘛!是谁把它挪到屁股上啦?”
回答:“是我哥哥挪的”。
王神仙说:“他既然能挪,一定能治啦!”
张仲景的弟弟说:“他远在南阳,远水不解近渴。还望先生劳神治治吧!”
王神仙当下开了药方。张仲景的弟弟吃了药,又贴了几张膏药,不多久,疮就好了,他随即给哥哥写了封信。张仲景接到书信,十分高兴,立即准备盘费,打点好行装,步行奔襄阳而来。
另外一个故事,是说黄元御的一个表兄考中了科举,马上要到南方去当官了,走之前,大家都去他们家告别,很多人都送了礼物,纷纷说以后照顾之类的话。
黄元御送的礼物很特别,说:“我没有什么东西送的,这样吧,我送你一脉吧。”这是过去医生的一种送礼方式,叫赠脉,王孟英也经常送朋友们脉(这比较省钱)。
诊完了脉,黄元御却把眉头皱了起来,说:“大哥啊,你这脉象显示,两年以后,你将患发背,如果不及时治疗,会有性命之忧啊。”
大家一听,顿时鸦雀无声,心想,这是真的假的啊?我们也知道你黄元御很厉害,可是您这不成了乌鸦嘴吗?
但是这位表兄显然很相信,他立刻被恐惧的情绪给笼罩了,问:“老弟,那我该怎么办呢?我还有好多的事情没有做啊,不会这么倒霉吧?”
黄元御沉思片刻,说:“这样吧,我给你开个方子,你到任后,立刻服上十服,这样我就可以把你背上的疮移到腿上,这就不严重了,然后你可以在当地找个医生治疗。但是,我对这个医生是有要求的,这个医生必须是知道这个腿上的疮是别的地方移动来的,才能让他治疗,否则就不要让他治,因为连这个都看不出来,水平肯定不够。”
后来,这位老兄在到任后就按照黄元御的指示服了药(够相信的了),结果在两年以后,果然在腿上生出了一个疮。
到了这个时候,我相信这位兄台一定会感到毛骨悚然的,敢情这是真的啊!于是立刻招来医生,让大家看这个疮,然后挨个的问:“知道这疮是哪儿来的吗?”
所有的医生都茫然不知所问:您这是从里面长出来的啊,哪儿来的?什么意思?
这下,这位老兄的心彻底地凉了。
最后,有一位医生看了,说:“大人,我知道您这个疮是一个高手从别的地方给移来的。”
这位老兄差点哭了:“天啊,终于有人知道了!”
接着这位医生说的话又差点让他晕过去?“我只是能看出来,可是不会治疗。”
于是,最后的肥皂泡破裂了,最后,这位仁兄疮口崩裂,在悲惨中死去了
|